感人一幕作文900字6篇
“快來人呀,搶劫呀!”下午4點多鐘,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聽到呼救聲,便循聲來到了案發地點——街頭。只見一位中年男人雙手扯著一位婦女脖子上的金項鏈,企圖想把它搶走。而那位婦女卻怎么也不肯就范,緊緊抓住自己的金項鏈。
人們見此情景,一下子跑遠了。一位小女孩拉著她爸爸的手,讓他去幫助那位婦女,小女孩的爸爸卻將小女孩抱起,飛也似的走了。站在街旁的我大聲喊著:“有人搶劫呀,快來救人呀!”此時,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位見義勇為的人出現呀。但是,事與愿違,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幫助那位婦女,一位阿姨走了過來,勸我說:“小朋友,別喊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說完,阿姨也走開了。不大一會兒,她便在我的視野中消失了。轎車沒有停下來,摩托車沒有停下來,自行車也沒有停下來。
無奈之下,我跑到前面抓住了一位強壯的叔叔的手,讓他去幫忙。那叔叔卻將我的手用力地甩開我的手,像箭似的跑了。頓時,鮮血流了出來,把那潔白的外衣染紅了。接著,那位中年人從婦女的脖子上奪來了金項鏈不慌不忙得走開了。
看到這里,我真想大喊:“人們,你們為什么那么懦弱呀?你們應該團結一致,勇敢地與壞人作斗爭!”
篇2:曾經的感人一幕每當我讀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名言時,我就想起了曾經的感人一幕。
記得那件事發生在一個周末,那天冷極了,早上媽媽對我說:“你整個周末都呆在家里是不行的,你好久都沒好好和媽媽一起去逛街了!這次我們兩一起去逛街。”我高興地說:“好主意。”我和媽媽走著就來到一個人流密集之一的地方——廣場。廣場里有一個為山區捐款的活動。我立刻從褲子的口袋里拿出自己的零用錢,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志愿者手中的捐款前,毫不猶豫地把錢捐了。因為,我和媽媽也累了,所以,我和媽媽在救災捐款活動的附近找了一張凳子,坐下來休息一下。就在休息的時候,看見了感人的一幕。一個穿著非常破爛的衣服,全身臟兮兮的,還是個腳殘的乞丐。他慢慢地走到捐款箱的前面。因為他腳殘了就算站了起來也還沒能把手伸到捐款箱。所以自愿者把捐款箱拿到它同樣高的高度。他一下全部把自己所有的錢都以下放進了捐款箱。大部分看見乞丐捐款的人都贊他是一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
就算是富翁也未必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呢!那位乞丐真的能做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3:公交車上的那感人一幕今天,我一邊看著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路旁小店的招牌,一邊哼著《大海》這首,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陣奶油蛋卷的香味隨風飄來,襲擊了我的鼻子,我就知道車站要到了。
到了車站,我坐在長椅上,無聊地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等了好久,連864路的影子也沒看見,哎,今天真悔氣,都20分鐘了車還沒到。正想著,車來了。我上了車找了個第一排的位置坐下。“唔——”眨眼間,就到了東寶路口。上來一個抱著寶寶的媽媽,那個媽媽的手里還拿著一瓶營養快線,顯然是給寶寶喝的。
她們在我身邊坐下,媽媽時不時地給寶寶喂一點營養快線。有一次,寶寶喝漏嘴了,媽媽急忙拿出餐巾紙給他擦一擦。突然,寶寶又哭又鬧的。全車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他。媽媽很不好意思地向大家笑一笑,然后對寶寶又搖又哄的,寶寶才慢慢地平靜下來。母親是無微不至的,天下母親都是這樣。長大以后,我們要好好報答自己的母親。
篇4:看到感人一幕那天傍晚去梧田的路上,我看到了感人的一幕。
一對兄妹一起乘車,哥哥約五年級,妹妹約二年級。從他倆的舊衣服和黑黑的皮膚看來,他們的家庭并不富有。
因為是交通高峰期,車上被堵得水泄不通。這時,我旁邊一位青年男子站了起來讓那位哥哥坐,我以為哥哥會因為能在這么多人的公交車里找到一個位置而感到高興,但是我錯了。
哥哥把妹妹叫了過來,想讓她坐,可妹妹搖了搖頭,說:“哥哥,還是你坐吧,你的書包重。”可哥哥還是執意讓妹妹坐,最后妹妹坐了下來。但妹妹坐下來后,又騰出了一小塊位置,對哥哥說:“背著書包重,書包放這兒吧!”哥哥拗不過妹妹,還是把書包放了下來。
我要到了,感動這兄妹相依相靠的情景,我把自己空出的位置讓給了這位懂得照顧妹妹的哥哥。
下車后,我心想:如果那個妹妹是我,我會讓座給哥哥嗎?
篇5:那感人一幕在這個世界上,什么都會變,唯獨親情不變。你可以沒有朋友、沒有同學、沒有同事、甚至沒有兄弟姊妹。但是,你不可能沒有父母。父母賦予我們血肉之軀,養育我們長大,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親情就像一條河流,灌溉著我們的心田,助我們茁壯成長。
奶奶曾告訴我,他們以前的生活好苦。人多,糧食少。雖然一年從頭到尾都在干活,卻也不能填飽每一個人。有時候,有多一些的糧食,父母總是都分給子女,卻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吃過了,那是留給他們的。
而現在呢 ? 和以前比起來,已經好了很多了。那些為人子女的大人們,可還記得小時侯的點點滴滴 ?
記得一次做客。那里的一個叔叔,正打給住在鄉下的父母。只見他,打了第一個,通了3聲,掛了。再過了一小會,再重撥,電話馬上有人接了。原來,這為叔叔打第一個電話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知道自己打電話來了。再打一次 ,剛好父母已經到了電話旁。父母和子女分別在不同的地方,多么迫切地想接到子女打來的電話。因為年紀大了,手腳有些不靈活,急忙去接電話,難免會有檫傷。這樣一來,多么方便。
或許,很多人都有看到吧!在大清早。街上,總會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在收廢紙,易拉罐…為什么年紀這么大了,還要很早得出來。他們的子女呢 ? 老人做這些是為了什么 ?自己的生活 ?子女 ?現在的人,都會有一份工作吧 ?為什么還有些人養不起從小養大自己的父母?將他們棄在家鄉的小屋里,讓他們自生自滅。
一次,下了好大的雨。一位年邁的老人。身上只披了一張塑料紙,戴了個斗笠。他蹲了一下去撿一個瓶子,可能以為老了,竟有些站不起來了。于是,他扶著墻,慢慢地站起來。有些吃力,他靠著墻休息了一下。雨,打在他那滿臉皺紋的臉上和那長滿繭子的雙手。他的子女呢?怎么讓這一位年邁的老人獨自在路上。這一幕,觸動了我的心靈。
每一個人,都有一位將他們辛苦養大的父母,他們可曾想報恩。他們的父母一定沒想過要找子女拿些什么。因為,親情是最偉大,無私的。
感動,點一瓣心香 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題記 有淚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飽滿。 早晨打開窗,看著陽光穿透每一片樹葉,以一種無聲而又樸素的方式與生命對話,我感動著。 傍晚散步,看夕陽落下,品味著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我感動著。 感動,點燃了精神家園的一瓣心香,縈繞著人的一生。 時代在發展,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否已經荒蕪?我們是否缺失了心靈的一角? 行色匆匆,有多少人停下腳步傾聽心靈的跫音?大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太粗糙,漸漸冷漠。 紐約曼哈頓街頭,車水馬龍。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人們驚奇地發現,她在等待秋天最后一片葉子的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缺少感動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缺少感動的社會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它缺少人文的養分,最終只能走向荒蕪。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優美的文字感動?李白的瀟灑,杜甫的沉郁,托爾斯泰的浩瀚,雨果的雄奇。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高尚的背影感動?在冬天為人民打造一輪更溫暖的太陽的屈原;撒下“人生自苦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孤獨地守望著大漢三千里江山的蘇武……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感動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 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之路通向何方?學會感動吧。 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之間不再遙遠,我們的社會就多了幾縷溫馨。當每個人都能體會他人心弦的震動,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和諧。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話難道不會令我們感動么? 點一瓣心香,我們的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都將開滿長盛不衰的花朵,走向遠方。 燃起感動之火感動對每個人來說并不是永恒,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象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么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于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愿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臨終時卻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篇6:春節街頭的感人一幕春節是我國盛大的傳統節日,龍年正月初二,我漫步在街頭。街上雖然一路張燈結彩,但是行人很少,路面上散落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垃圾。我一邊走一邊玩,腳下一不留神,踩到了路面上的一小灘還未融化的雪,我的身體突然向一邊倒去。就在我滑倒的那一瞬間,我感到被什么人扶了一下,我才沒有摔跤。我回頭剛想說聲謝謝,卻愣住了——扶我的是一位穿著破舊棉襖的老人。他非常瘦,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皺紋,手里還拎著一個破舊的臟布袋子。布袋子里已裝了大半袋子東西,我想一定是一些空飲料瓶等值錢的廢品。扶我的人是一個拾荒者,真臟!我將快要張開的嘴閉上,匆匆轉過街角溜走了。
走了一段路,我的腦海中始終浮現出那位老人的模樣,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他,內心不安起來,決定回去向他道謝。我沿著原路返了回去,這時,老人卻已不知去向。我懊惱不已,換了一條小路回家。沒想到,僅拐過一條街,我又看見了他那瘦弱的身影。我走近想向他道謝,卻發現他把邊走邊拾起來的東西全倒入了街角的垃圾桶。這一下我明白了,原來這位老爺爺不是什么拾荒者,而是義務的“城市美容師”!“老爺爺!”我叫住了他,他回頭看了看我,沒有說什么,只是沖我一笑。這溫暖的一笑,反令我羞愧不已。老爺爺那瘦弱的身影在我的心中逐漸高大了起來,我情不自禁地向他喊:“老爺爺,謝謝你!”老爺爺向我點了點頭,繼續為城市做起了“美容”。我心中思緒萬千,一位老爺爺在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里,還在默默無聞地為大家有一個清潔的環境在做貢獻,難道不令人感動嗎?
是啊,正如歌曲中所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