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辛記敘文
艱辛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特別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盡可能多樣的文體。這類型的作文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艱辛記敘文,歡迎大家分享。
艱辛記敘文1
戈壁不是個好地方。
放眼望去,無處不是黃沙,在太陽熱情的問候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反射的威力——若不是戴著墨鏡,看著地面也會被沙子投來的光弄得不知去向。我們走在干涸的河道中,岸邊隨意長著身高不過半米的野草,時不時還能看到一間土屋,農婦在一旁種著生命力可怕的莊稼,幾年沒見過陌生人的狼狗隔著三十米就開始警惕地狂吠,柵欄里的駱駝滿臉悠閑地咀嚼著野草抬起頭望著我們,目送我們離開。
“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走下去,我們預計能在三點前走到,跟后面的岔開一兩個小時。”領頭的叔叔看了看表,輕松而自豪地說著。我已經開始后悔決定跟上這一路“突擊先鋒隊”了,但如果落下,身后兩公里都不會有人影,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
從二十八公里的休息處,我們就與后面的隊伍分開,急速向前突進。與前五公里的大步流星,時不時還能跑上幾步相比,我現在的每一步都步履維艱。與其說是在走路,更像是無意識地擺動大腿,直到撞上東西才轉彎。走了三公里還是五公里了?可能已經有八公里了吧。
領頭叔叔的步伐仍是那么的輕松,一些體力旺盛的人走得飛快,最后連“突擊先鋒隊”都分成了“第一突擊隊”和“第二突擊隊”。我走在了后面,和其他的哥哥們邊走邊聊,終于走到了山坡上的休息點,和前面的隊伍匯合。“還有多少公里啊?”我問了問領頭的叔叔。“嗯……已經走了三公里了,大概還有五公里就到營地了。”剛走了三公里?!我差一點就倒在地上。
后面的路上我已經近乎于瘋狂,每一個不同于大地顏色的物體都會被我當成是營地的大旗,在發現并不是后便會狂笑不止,說著一些自己根本聽不懂的話。就這樣循環了幾十次后,我們終于走到了真正的大旗邊——我再次狂笑了一次。
之后再想到時,我為自己的毅力感到震驚。或許就像徒步完的那天晚上時老師在帳篷里對我們說的一樣,只有拼一拼,才能知道自己的潛力。
艱辛記敘文2
20xx年8月25號,因為我想三全其美——既能調查水資源,又能住在奶奶家,同時也能把沒拿到奶奶家的作業拿來,而跟媽媽、老姐、老哥進行了一系列的勸說行動......
始發地點:姐姐家大廳被勸說人:老媽
“老媽,既然你不可能同意我單獨來回奉化,那么要是老姐老哥陪我去怎么樣?”
“嗯?”
“老媽,你身上有幾元?”
“一百元。”
“那么,我、哥、姐、妹四人來回奉化一趟是135元,那么再向奶奶借50元,15元為伙食費,而且讓我帶路。這樣不但能夠達到我的目的,而且還讓我有一次很好的經歷,這不正是我們所想的嗎?”
“可……老爸都發短信說不要去了耶。”
我神情自若:“請問,是老爸一句話重要還是三全其美比較重要呢?”
老媽被我說得口不擇言:“這……那……好吧,依你的意思做。”Oh,Yeah!搞定把關人物!
地點:早餐館被勸說人:老姐
“老姐?”我說。
“干嗎哦?”
“你陪我去鎮海再回來好不?”我問。
“我不但不想去,還暈車。”
我想:這家伙可不好對付,只能用哄的了!我好聲好氣地說:“好姐姐,暈車咱買暈車藥,要是你陪我去,100%有報酬的啦!拜托啰!”
“我無所謂啦,隨你咋搞!”
打起鼓來,敲起鑼!又搞定一個是特別的爽!
地點:奶奶家勸說對象:老哥
老哥說服他實在是太容易了。我剛說幾個字,老哥就說:“我去我去,別說了啦!”
我看他是不想跟我斗嘴才這么爽氣,哈哈哈哈!
這讓我經歷了第一次談判。人生中有多少第一次,而這個第一次對我來說是如此特別!
艱辛記敘文3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題記
收獲,是秋季的那漫山遍野的金黃;收獲,是打谷機中一袋袋的稻米。收獲,令無數人神往,卻不知,在他們歡樂地收獲的背后,沉淀了兩季的汗水和付出。
曾經,我也做著那天上掉餡餅的白日夢。但是,那朦朧中的燭光卻告訴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那時的我舍本遂末,認為學習應注重拓展而忽略了把課內的基礎知識打牢。不僅如此,我在課堂上還經常“神游山林”,結果當然是成績不理想了。而我卻不認真反思自己,反而怨天尤人:老天爺呀,我都這么努力了,您為何還要這樣瞎折騰呢?我還經常向學富五車的老爸大倒苦水,而老爸總是一言不發,那對深不可測的眸子親切地看著我,嘴角微微一翹,欲言又止的樣子。直到那個夜晚,我才“得到”了答案。
悶熱的夏夜,我因太熱而睡不著,微微睜開雙眼,卻發現周圍一片漆黑,只有一束光,晃晃的,從隔壁的書房傳來,我便順著光走了過去。我微微探出頭,眼前的景象卻令我頗感意外:一根蠟燭放在書桌上,老爸用手肘著頭在看書。此時,我與老爸面對面,可他卻沉浸在書海,完全沒有注意到我。他那寬大的前額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緩緩滑落,“嗒嗒”打濕了書頁。他的眉毛很夸張地向上揚起,眼鏡片上也滴上了汗水,還有縷薄薄的霧,卻依然能透過鏡片看到他那雖然靜默,卻很陶醉的神情,兩頰的肌肉松弛了下來,上唇那片濃密的“草叢”也似頂著幾顆“露珠”,他的嘴角還是微微向上彎,卻可以發現他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啊!微風拂過,燭焰搖曳,老爸之所以有不同于常人的學識,是因為他每夜挑燈夜讀啊!
我回到了臥室,躺倒在床上,心中卻依舊難以平靜:我想起老爸那厚過城墻的眼鏡,原來這就是長期在煤油燈下苦讀的鐵證啊!他知道我心浮氣躁,不愿付出便想收獲,就用自己的行動給我上了一課!燭光下的老爸那溢滿了整張臉的微笑再次浮現,那是他因自己的收獲而喜悅的啊!
有一群勤勞的人,他們在春天將種子混著汗水播下,又在烈日下悉心照料著茁壯成長的幼芽。大旱,暴雨,蟲害,霜凍,他們毫無怨言,只是默默付出。終于,在第一片葉子枯黃后,他們迎來了漫天金黃的收獲!
艱辛記敘文4
俗話說: “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 老師 們要想讓學生們可以獲得好成績 , 就要通過老師的精密備課和同學們努力學習來配合,才能獲得好成績。可在 “收獲成功 ” 的`背后又蘊含著怎樣的艱辛呢?它需要人們無限的努力和付出。
在任何事情的背后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順利抵達成功,獲得收獲。都是在一件事情的背后有數不盡的努力,有不可思議的艱辛,才能取得成功,
每個人的是這樣,不可能一生平然度過,哥白尼猶豫過,伽利略屈服過,居里夫人曾兩次想過,可又是什么讓他們在困難面前永不放棄呢?是信念與決心,所以才做到了現在如此地步,如此的成功,是因為他們付出了艱辛與努力!
每一個成功背后都會有一段十分艱辛的事情:
就如農民,他們一年四季總是在艱辛中度過,春天 播種,秋天 才收獲,在此期間是多么長的等待啊,等待著農作物發芽,開花和結果 ,在此途中農民伯伯還要澆水,施肥等等。
我們也有很艱辛的事,但是都通過艱辛獲得了成功:
今年暑假 ,我參加了一個輔導班,在漫長的暑假 中學到了許多知識,收獲了許多的朋友。
收獲知識,僅僅不到三十多天的暑假班讓我在知識中洋溢,在快樂中度過了!在那里早晨去上課,中午吃飯,下午再上課,上完課后就放學了。僅僅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學到許多的知識。
有時,早晨上數學,我們打開書本,老師給我們細心的講解每一道題,我們回了后就在從別的輔導資料上出題讓我們做,做完后就訂正答案,訂正完后,心里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感,因為我得到收獲了,收獲到了一道道的數學題,我十分的開心!
下午,上地理。地理老師講的更是細致,讓我們記住了每一個 “ 省 ” ,每一個知識點,在上課時我們還會把著重的知識點記到本子上,記到腦子里。
暑假班完后,看著那一張張,一頁頁的課堂筆記,看見的是一份份的努力與收獲!艱辛與成功!
人生的路途,需要的是真誠的付出。人生路上,因為真誠的付出,他們體會到了收獲的愉悅,目睹了天使的芳容。同樣,失敗的苦痛,也是命運之神賜予你珍貴的禮物
一路走來,我們收獲著成功,收獲著失敗,收獲著人生的大智于無窮的喜悅。是呀,有一分汗水,就會有一分收獲呀 。
艱辛記敘文5
三月校園花遍開,諾大操場中小小的一角是美麗的花圃,剛上完了體育課我與同學走向了它,只見碧綠的葉掌間一朵朵桃花略施粉黛,風吹過一瞬間花如雨下。
“呀!那粉紅的花又是什么花?”我伸著胖胖的手指指向了它。
“那是杏花。”
“哦。”我點了點頭,微風中,那一朵朵紅暈在向我點頭微笑嗎?我報以燦爛笑容,眼前的美美花景贈予我視覺上的享受,贈我一場歡喜。
此刻朵朵燦若明霞的嬌兒以它美妙的姿態盡情收獲著人們驚艷的目光,由衷的贊美,但有誰想到這得以讓人驚嘆,收獲別人對自己肯定的花景背后的奉獻者——腳下松軟的土地以一點點營養培育支持著這些花兒嗎?
收獲的背后是無私的奉獻者,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此刻我的心蕩起了漣漪,想來提一提我妹妹……
體育中考不知不覺猛地逼近了,我似乎啥都沒準備好。這天晚上剛吃完飯,我又開始我跳遠訓練,按著老師的動作,先預擺幾下,再把自己像石頭般甩出去,但是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只青蛙般,腿太短且太肥了,跳了幾次仍無成效,這時我媽媽收拾了飯桌拿了飯碗向廚房走去,看到我在跳遠停下來看了一會兒,頭像風扇般不停地搖著,嘆了口氣:“你要是一頓少吃幾兩肉,莫住好。”接著向廚房走去,我雖然有一點點挫傷,但我妹妹很快走進來安慰著我說:“二姐,免激心,我哩無要求你跳到1.8m你可以只跳到及格線1.6m,但是你必須盡全力地跳,好吧。”她三秒撒嬌臉又秒變嚴肅臉:“不要笑腳動,三秒就過去,咱跳兩三次就歇息。”然后我就真的傻傻聽她,惡狠狠地把自己甩出去,一次又一次,是腳底碰到瓷磚響亮落地聲,是腳底下傳來的陣陣麻痛,三次我拼盡了全力,雖然只收獲了一點點進步,但我妹卻像看到寶藏般驚喜地對我說:“二姐,你要是每天進步一厘米,那進到中考不得了。”哈哈,你覺得有可能嗎?即使知道她在說傻話,心里也有一點點溫暖。
自從上了初三,在體育這么學科上,我的跳遠的小小進步,八百米的耐力跑,每一次進步收獲,都是妹妹在背后像支竹竿撐著我,鼓勵我前進。或許我們欣賞于美麗的收獲,贊嘆于表面的碩果,但我們更應該感恩收獲背后的每一寸無私奉獻的奉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