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作文10篇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最近一段時間,聽說電視臺都在放穿越劇,而我也迷上了文言文之類的書,寒假書單里的這類書我都很喜歡。我自己還在書店挑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它教我學會了三百多個成語,了解了每個成語的意思、由來以及成語背后隱藏的精彩故事。
讀著這些歷史悠久的成語,再想到我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仿佛有著“穿越”的感覺哦。比如成語“一諾千金”就是教我們說每一句話都要守信用。想想我自己,答應爸爸媽媽做事情要雷厲風行,但是總是拖拖拉拉不及時去做,失去了起碼的誠信。媽媽說:“你這做法要是穿越回古代,那重如千金萬金的誠信就全沒了。”真讓我慚愧!
成語從古到今一直都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天,我和爸爸路過景區的一家自行車出租點,看見門口貼著一張廣告畫,上面印著:“騎樂無窮”四個字。看到這幾個字,爸爸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我忙說:“這個應該不算寫錯的。”爸爸說:“嗯,應該是故意的穿越吧。”我想了一想,覺得很在理。我跟爸爸說:“看看現在的商家,能把成語活學活用,真有才。”爸爸嚴肅地說:“這樣的活用有利有弊,人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一些低年級的小朋友還沒有學過‘其樂無窮’這個成語,以后寫的時候容易出錯,這樣豈不是誤導了小朋友嗎?”我想了想說:“那是不是應該在穿越的成語旁邊注明正確的成語呢?”正當我跟爸爸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這個話題的時候,聽見一位游客在稱贊杭州人真是會做廣告,把成語用得活靈活現的。我跟爸爸聽了都開心地笑了。
讀了《中華成語故事》,再想到成語在生活中的“穿越”故事,我覺得作為一名小學生,首先應該踏踏實實地學好成語,然后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合情合理地活學活用每個成語。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戰國時代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弱國。有一回秦昭襄王得知趙惠文王,從楚國得到一塊和氏璧,是一塊無價之玉,就寫信給趙王說愿意用15座城池交換。趙王收到后立馬讓所有大臣上朝商議。大臣有人說不能被秦王給騙了,不能給,可又有人說不給秦王會派兵來攻打的,不能不給。趙王六神無主。
這時候有人說,我很聰明,勇敢。沒錯,我就是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藺相如。
趙王把我招進宮去,問我怎么辦?我說只要秦王愿意交出15座城池,我就會把玉璧給他,不交的話我必一定完璧歸趙。
當我帶著和氏璧來到了秦國后,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贊不絕口,可是交換城市的事,連一個字也沒有提起。這時我靈機一動對秦王說:“這璧有個小毛病,我指給您看看。”秦王就把玉璧給了我。玉璧一到我手上,我就威脅說:“我看你并不想給趙國15座城池,如今璧在我手上,如果你逼我,我就和璧一起死在這根柱子上”。秦王沒有辦法,只得應諾,用15座城池來交換。我趁機要求說要準備一個盛大的典禮才行。秦皇只好下令定下了典禮的日期。當晚,我就讓下手化妝后,把玉璧送回了趙國。當典禮的日子到了時候,我光明正大的告知秦王,玉璧已送回趙國,你若真想要,就先把城池交出來,我再派人把玉璧送來。秦王知道,殺了我也沒有用,就讓我回了國。
真是有驚無險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將李廣。他精于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只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力氣,于是想再試一試。他往后退了幾步,張弓搭箭,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滔滔不竭
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宰相叫張九齡,以善于言談而出名。他見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進言勸諫。張九齡主張任人唯賢,廣攬人才,并設置了選拔人才的專門機構。每當他與賓客們談論起經書時,總是“滔滔不竭”,意思是他說話像滾滾流水連續不斷。后來由于得罪權貴李林甫,張九齡被罷免了宰相職務。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一天早上,我吃完早飯來到了學校。當我走到班級門口時,我驚喜地發現地上有一張5元的紙幣。我心想:如果我撿了把它交給老師,找到失主后,老師一定會表揚我的。可是,當我彎腰撿錢時,又走來了一個我們班最調皮的學生。我知道,肯定要開始一場大戰了。
我正想著,那個調皮學生已經走到我的面前了,他看了看我,問:“你在干什么?”我吞吞吐吐地說:“沒……沒干什么?”
他往地上看了一看,發現了地上的5元錢,假裝怒氣沖沖地說:“好呀,發現了錢居然不和我分享!”說著,就彎下了腰去撿錢了。
我見了,心里著急了起來,心里想:如果錢被他搶走,他肯定不會交給老師,只會拿去買吃的東西。這樣,我就不會被老師表揚了。想到這里,我鼓足了勇氣,上去一把抓住了他,想去把他手里的錢搶過來,可是,他一下子就把我摔倒在地上。我踉踉蹌蹌地爬了起來,又沖上去抱住了他,就這樣,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混戰。
過了一會兒,我和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我和他的心頭一震,原來是班長。
班長疾步走了過來問道:“這錢是誰的?”我和他說:“是……是撿的。”班長一聽,一把將5塊錢拿了過去。
剛巧老師來了,班長就把5塊錢交給了老師,老師知道是她拾到的,大大地表揚了她一番——班長就是班長,拾金不昧美名揚。
我和那調皮同學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了。
哎,這真是同學相爭班長得利呀!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于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國,長期以來受著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國,暗中調查衛國內部的情況,并約好在一個月后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衛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衛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采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于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么耽擱這么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衛靈公很有才干,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不知為什么,中國人說到討論到“七十年代”,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笑,是笑那時的崇高或是無知就由那些“說家”了。不知這些后輩為什么總是抓住上一輩的不光彩處加以嘲笑,不管隱晦還是直接。
“七十年代”的真相究竟如何,我無法知曉。有次看一個電視節目,幾個(三個)比較會說話的人談起了知青。他們拿一本有關的書,有許多當時知青的`故事:背語錄,開大會,在鄉下做手術等。三個人像看一本笑話集一樣談天說地,笑那個時代人的愚昧。開始也覺得有趣,后來心中也不知怎么笑不出來了,覺得那三個人也太過分吧!狂傲的讓人感覺不舒服。歷史畢竟是沉重的,更何況是上一輩的歷史。他們被無情的剝奪了一樣東西才讓他們有那樣的人性,我們應該深入去理解而不是再去無情批判。現在的人所謂的吸取教訓就是毫無立場般的把史料當笑料?我想如果這一代人這么沒出息的話,那么不久將來,這一代人又會成為下一代人的笑料了吧!這樣不斷循環,中華民族奮斗史就變成了一股股改朝換代般的言論了:歌頌當代,舍棄上代。
就如現在有文化人笑農民不會先進觀念,先進文化,是民族發展的絆腳石。如果他們翻翻共和國史籍,他們會發現工業化初期農民為了國家建設城市,搭個大鋼爐付出了多少代價。犧牲了多少。那5000億6000億不算,更重要是農民甘心貢獻為國家發展,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要求。記得看過一篇新聞是某省的百個博士生組織到貧困農村調查,農民吃著他們帶去的普通年食竟然哭了,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的東西。但農民的純真讓人利用了,被冠上了落后的帽子,得到了歧視的下場。這似乎成了時代的悲劇,所謂的先進集團總會大方的毫不客氣地拋棄一代又一代人,向著未來高尚事業。
我們還說是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新型國家,怎容有這種忽視群體,最終忽視歷史的觀念存在?
其實所謂的崇高未必只屬于未來那些經濟發展指標或國家綜合能力,崇高應該放下他們的:“神仙”位置,回歸到自然,回歸到自身。對歷史不離不棄,對周圍的人抱有善念,自己本身生活美好不干涉別人的權利,就是崇高。記得報紙上曾經有人批評中國人五一假期不去為勞工權益游行做點表示,說60%的俄羅斯人在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的假日不打算參加什么紀念活動而只會去外地度度假。他們就是不崇高嗎?勞動節屬于工人,勝利日屬于老兵,其他人跟著虛偽地打打口號說說空話,顯示自己有內涵,比那些關心自己實際生活關心身邊小事的人,更值得批評吧!人是自由的,一些大集體觀念限制并不是什么高尚崇高。要知道,自由是崇高的土壤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我家里有很多書,我最喜歡的書是《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里講了很多成語故事,每個故事很簡短,但道理很深,也讓我學了不少知識。
書中我最喜歡的成語是“聞雞起舞”,講的是,東晉有個叫祖逖的人,他小時候不愛讀書,愛貪玩,長大后覺得自己沒學問,不能報效自己的祖國,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想為國家做貢獻。他有一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們倆感情深厚,經常吃睡在一起,他們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都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在夢中突然聽到公雞的叫聲,于是用腳把劉琨踢醒,問他:“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說:“我偏不這樣想,要不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吧?”劉琨聽了之后也同意了。于是以后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從不間斷。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文武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后來他們兩個人都成了將軍,實現了他們報效國家的愿望。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廢,說到做到,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呯。”當最后的一聲琴音在我身邊響起,四周響起了一片掌聲,人們紛紛議論著:“俞伯牙的琴彈得太好啦!”作為一張古琴,我很為主人俞伯牙驕傲。可是,當我抬起頭,看著主人時,我卻從他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悲涼。
那天,主人帶著我來到山林,坐下來彈奏琴曲,琴聲悠揚、縹緲、若隱若現時時在山林中飄蕩,猶如高山之巔,云霧繚繞;高山之中舒緩、清澈,猶如緩緩流淌的小溪。我正沉醉其中,突然,一句話打斷了琴音,“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主人驚訝地睜開眼睛,嘴里喃喃到:“知音,知音啊!”
主人和那個叫鐘子期的人一見如故,并結為異姓兄弟,相約一年后還會來此相見。一年后,主人如約來到這里,然而病魔卻先他一步,奪走了鐘子期的生命,主人在鐘子期墳前坐下,平靜安詳地撫弄著琴,琴音如高山流水般源遠流長,時時在林中飄蕩……
一曲彈完,主人靜坐、默默無語,許久,一顆顆豆大的淚珠滴在我身上,主人把我抱在懷里,輕輕撫摸著琴弦。突然,他猛地將我摔在地上,我驚訝地看著他,隨即又憤怒地吼叫,質問他。
主人沖我苦笑著:“知音已死,要琴何用!”他顫抖著說,拭去眼中的淚水,拂袖而去。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抷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成語故事作文 篇10
舊的龜兔賽跑,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由于兔子的驕傲自大,導致他的可悲下場。
早晨,太陽公公邁著輕盈的步子爬上山頭,把光和熱送給大地媽媽,小白兔蹦蹦跳跳來到小河邊散步。動物們也紛紛來到河邊,唱的唱,跳的跳,跑的跑,叫的叫……好一派熱鬧的景象,既像街上賣菜的市場亂紅紅的,又像斗牛的訓練場,緊張有序。
烏龜挺胸抬頭,慢條斯理的從小白兔面前走過,還踩了小白兔一腳。按理說他應該向小白兔道歉,可他面不改色,還大聲嚷嚷:“擋住我的去路了,還不快滾開!”小兔子很生氣,說:“你別驕傲,有本事我們來場比賽如何?”“比就比,誰怕誰!”烏龜爽快的答應了。
第二天烏龜和兔子找來了小馬做裁判,小馬喊:“預備——開始!”小兔已經跑的很遠了,烏龜還在慢慢的爬著。過了好一會兒,烏龜問兔子你跑這么遠了,怎么還沒見那棵樹呢?兔子聽了想烏龜會不會騙我呢?可他喊的聲音很著急。于是兔子停了下來,也對烏龜喊:“是啊,我跑那么遠了,怎么沒見那棵樹呢?”于是兔子和烏龜一起尋找那顆樹,找了很久,他們也沒有發現,卻發現一個個枯樹樁。原來樹都被人砍掉了,他們只好傷心的離開了那熟悉的地方,回了家。
但是烏龜和兔子和好了,他們決定永遠都不比賽了,而是要一起保護森林的每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