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自己的NO.1-成長
近日,湖南衛視主持人李響、馬可、李好等先后跳槽,有說法是因為汪涵等人風頭太勁,新人沒有表現的機會。
其實湖南臺目前的中堅力量汪涵、謝娜等,也是從新人一步步成長起來,也都經過當初的黯淡和蟄伏,才能有今日的輝煌。每一個站在舞臺中央,被觀眾認可和喜愛的主持人,都必定有自己的特色,被淘汰的往往是可有可無的配角。只有成為自己的NO。1,才能不被他人取代,在人生的舞臺上屹立不倒。
像汪涵一樣踏實
身為湖南衛視的臺柱子,被稱為“策神”的汪涵是個非常努力用功的人。他剛進臺里時,做了兩三年的劇務,就是負責給現場觀眾發發礦泉水、抬抬桌子、拿拿道具,就像他在某年元旦晚會上說的:“我當時就是干這種工作的。舞臺上多了塊木板,導演手一指,喂,快把這個搬開,就趕緊跑上前去把它抬走。”就是這樣一份卑微的工作,汪涵也任勞任怨盡職盡責,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后來有一檔新節目,領導正在考慮讓誰擔任男主持,有人說了一句:“可以讓汪涵試試!”這句話改變了汪涵的一生。在幕后一直默默無聞的汪涵,終于有機會站到了臺前。
他的博學多才很快便顯露出來,主持風格機智、風趣、成熟,深受觀眾歡迎,一系列脫口秀節目收視率都節節高升,逐漸成為電視節目票房的保證,穩坐湖南廣電“一哥”的寶座。
對于現在的成功,汪涵很淡定:“我沒上過大學,只上過播音專業的中專,之后又獲得了函授大學文憑。在湖南臺,我是從‘抬桌子’慢慢到‘臺柱子’的。”
像謝娜一樣微笑
謝娜是在電視里最不吝惜自己的主持人,唱念作打插科打諢亦莊亦諧甚至裝瘋賣傻,但凡節目需要,她能使出渾身招數,也能豁得出去自毀形象,就是這股毫不遮掩的真性情,讓她擁有了大批粉絲。
然而謝娜的主持生涯并非一片坦途。在加入《快樂大本營》之前,她是一個總是演丫鬟角色的小演員,從來沒有主持過節目。相反,在2000年到2006年的幾年時間里,她在大本營經歷了三去三留。她一次次被質疑,又在質疑中一次次奮起,甚至節目中場休息時跑到衛生間掉眼淚,完了還沒事般回場繼續主持,舞臺上的她從未丟失過燦爛、爽朗的笑容。在《快樂大本營》十周年的晚會上,她說:“2000我來了,走了;2002又來了,又走了;2006再來,這次我不走了。”這個曾經連普通話都不會說、沒有任何社會背景的女孩,終于憑著自己的樂觀和執著留在了這個舞臺上,并形成了獨特的“娜式”風格。
從最初的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到大受歡迎,雖然有過沉寂的辛酸、有過不被認同的失落,但堅強如她,終于笑到了最后,完美開創了另一方天地。
像歐弟一樣拼命
因從小家境不好,歐弟從14歲起就開始做童工,搬磚頭、涂水泥墻、去KTV當侍應。父親做生意被騙,借了高利貸無力償還,歐弟默默地扛下本不屬于自己背負的沉重債務。
當時他還是表演班的學生,學校離家有40里車程,他每天步行三個小時去學校。坐車沒錢,吃飯也成了問題,三餐減成了一餐,餓的時候就喝水填肚子。
17歲時歐弟參加了臺灣地區舉辦的“四大天王模仿大賽”,取得了張學友組的第一名,從此進入娛樂圈。雖然身份都是無足輕重的小綠葉,但他仍拼了命地上節目,一方面,是為了在這個臺上立足;一方面,是為了沉重的債務。他覺得既然做了,就算害怕也該盡全力,所以有一些別人都不敢做的危險動作他也搶著做,身上常常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2007年,歐弟進入中國內地主持圈。很多人認為,像這樣出身草根的主持人,生性就是幽默,他的才藝都是天生,是生下來就為大家帶來歡樂的諧星。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內地兒沒有任何知名度的他,在《天天向上》與汪涵合作時膽戰心驚,不敢有丁點兒分神??稍骄o張越出亂,一有接不上話冷場的時候,底下便噓聲一片。導播示意重來時,他就冷汗連連。每次做完節目,他寧肯餓著肚子也要去看觀眾評論,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說,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再多給我點時間,我一定能做好。漸漸地,這片小綠葉,渾身開始散發出了難以阻擋的魅力,收獲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終于成為主持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踏實地走自己選擇的道路,微笑著面對人生的苦痛,拼命地發揮自己的能量,才會看到更多的美好。雖然前面的路并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成為自己的NO。1,就不會是失敗者,并且一定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