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哪個團伙最有出息-成長
前些年,幾位朋友聊天,說起為什么要送孩子進重點中學。一位很能賺錢的仁兄道破其中奧妙。所謂重點學校,說白了,無非讓孩子加入某個高質量的團伙。學校無所謂好壞,教師能力未必相差很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子受團伙的影響,遠比家長和老師更厲害。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并不是北大清華的教學如何過硬,而是這兩個團伙的水平太高。
有個哥們兒是77級,正經的名牌,學計算機軟件,大學畢業后又立刻去英國留學,拿了劍橋的博士。這以后就在英國的著名大學混,混到一把年紀,還是覺得當教師太窮,便跳槽去全球最大的一家手機公司。現如今日子過得自然不差,地道的高薪白領,可是回國與老同學相見,發現留在國內的那些人混得似乎更好。當年成績遠不如他的同班同學,不但當了校長,而且還是院士,享受的是副省級待遇。放在國外這絕不可能。
這哥們兒可以說一連加入了幾個好團伙:首先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然后是名校熱門專業,然后留洋深造,成為世界名牌大學的博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此君不發達,更待何人。可惜無“高僧”指點,尤其是關鍵時刻,自己悟性還不夠,不會借力團伙,否則適時海歸,高歌一曲愛國主義,前途必不可限量。
南京大學中文系與我同屆有兩個班,一本科,一專科。專科班同學總覺得委屈,覺得受歧視,戲稱自己為“二拐子”,專科的“專”拆開來,正好一個“二”和一個“拐”。
天生我材必有用,出水才看兩腿泥,加入好團伙固然重要,有出息還得看個人造化。
入學三十年后老同學隆重聚會,大家突然發現還是“二拐子”官當得大、錢掙得多。用團伙理論解釋,大家是一個大團伙,又分屬于不同的小團伙。專科班同學是南京本地人,家庭背景要強些,又先一步明白實踐出真知,先一步投身官場商場,早死早投生,出息自然也就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