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你們可能成不了范冰冰-成長
我姐姐的一對女兒,今年都上初三,姐妹倆都長著一雙長腿,亭亭玉立,一出門就憂心發型。她們聽說我認識某位導演,立刻毛遂自薦,希望有演出機會。在姐妹倆的悄悄話里,我常偷聽到這樣的話:“我要是范冰冰就好了。”
孩子們,我理解你們想當明星的心。豈止你們,這時代誰不想當明星?你們生在一個全民造星的時代。很多成功故事與勵志傳奇在你們身邊上演,你們都渴望成為這樣光鮮的個案。但是你們知道嗎,選秀節目再多,也多不過想成名的年輕人,選秀是一個更殘酷的考場,連考前輔導班都沒有。當明星這件事,概率很低,成本很高。北京電影學院外面排隊報名的人里,長得像范冰冰的有一萬多個,像李冰冰的也有八千多,還有各種明星臉,加起來幾十萬。這幾十萬人里,最終成名的,可能就十來個,比國考都難。
孩子們,我知道你們喜歡唱歌、畫畫,有一些藝術愛好,但我要提醒你們,藝術和娛樂不太一樣,歌星不一定熱愛音樂藝術,只是湊巧都唱歌而已。別看那些歌星在臺上唱得聲嘶力竭、要死要活,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他,別唱了,跳水更出名,他們肯定立刻扔下話筒,一個猛子扎進水池里。
孩子們,你們可能成不了范冰冰,但我希望你們熱愛藝術,低調、堅定、不求回報地熱愛它,把“當明星”看作熱愛藝術的可有可無的副產品,而不是本末倒置。藝術,當它僅僅作為藝術的時候,仍是一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總是教你如何更獨立,更完整;反之,那些讓你更依附于別人的,那些將目的當作手段的,都是偽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