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xiāng)的姐妹情-友情故事
昨日中午,仙桃市錢溝日用品批發(fā)市場內(nèi),隨著一聲“媽媽”的哭喊聲,一對湖南母女抱頭痛哭起來。見此情景,幫助這對母女團(tuán)聚的一群搬運女工,也禁不住直掉眼淚。
去年10月,錢溝日用品批發(fā)市場來了一個“女瘋子”。她衣衫襤褸,時而癡癡發(fā)笑,時而呆坐不語。劉杏芝、劉蓮姣等搬運女工心生憐憫之情,便常常帶些飯菜給她吃。
“瘋子”從哪來?家住哪里?因為語言不通,劉杏芝等人根本無法與她交流。今年3月,劉杏芝偶然看到“瘋子”用樹枝在地上寫著什么,便用筆與她“攀談”起來。
“交談”得知,“瘋子”名叫陳曉丹,今年48歲,湖南南縣南洲鎮(zhèn)人,離異多年,幾年前女兒被前夫接走。陳曉丹思女心切,便四處尋找,沒想到流落到仙桃。
陳曉丹的遭遇,讓大家十分同情。此后,大家親切地叫陳曉丹為“陳姐”。女工們一商量,決定幫“陳姐”找到女兒。她們給“陳姐”的弟弟寫了封信,但很長時間沒有回音。
這期間,劉杏芝和姐妹們更加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陳姐”。她們輪流給她送飯、送衣,時常為她洗頭、洗澡。怕“陳姐”晚上寂寞,姐妹們還陪著她“聊天”。
劉杏芝等人的善舉,感動了市場內(nèi)做生意的老板。哪家煨了湯,做了好吃的,都不忘給“陳姐”盛上一碗。從此,“陳姐”成了“百家客”。
“陳姐”也十分“心疼”姐妹們。女工們搬貨物時,她就幫著抬;門面來了活,她趕緊跑去報信。
一封尋親信石沉大海,但劉杏芝等人并不死心,她們接連又去了幾封信。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前不久,陳曉丹的女兒陳靜從廣東給劉杏芝等人打來了電話。劉杏芝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陳姐”,“陳姐”激動得像個小孩子拍起了巴掌。
昨日中午,陳靜來到仙桃,和母親見面后相擁而泣。她拉著劉杏芝等人的手說:“感謝你們,我們?nèi)胰艘惠呑右餐涣耍?rdquo;陳靜還拿出500元錢執(zhí)意要酬謝,但被婉言謝絕。
“陳姐”要走了,姐妹們真舍不得。臨行前,她們給“陳姐”洗頭、洗澡,買來好吃的,賣文具的張老板端來骨頭湯,賣鞋子的涂老板送來了球鞋,賣電器的熊老板拿來衣服……
上車離去時,“陳姐”已是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