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帶來的改變-社會
我以為我會有強大的力量,對抗女兒出生后,帶給我的平庸瑣碎又忙碌到疲憊不堪的生活。可是世間的事,總是想象是一回事,一旦進入,卻發現所有想象中的從容與平靜,皆是自我欺騙。那些我在散步時看到的打扮光鮮的一家三口,回到自己的家里,關起門來,會有怎樣的生活,我全然不知。而向來自詡喜歡孩子、見到別人家的孩子就無限嫉妒地抱起親吻的愛人,他也不知,女兒將會帶給我們怎樣的人生,他所懷的滿腔的熱情,卻從醫院女兒嚎啕大哭的那一夜起,就已經開始慢慢地消散。
我開始喜歡上衛生問,因為只有我關上門,坐在馬桶上的時候,世界才變得真正屬于我自己,我可以思考下人生,理清被一個新出生的孩子攪亂的一切,并看清應該繼續向什么方向前行。我開始意識到將女兒重新塞進肚子里,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而所謂的離婚,又完全是天真的不負責任的氣話,即便是離婚后再結,擺在面前的,同樣是這樣有了孩子便壓縮了自我空間的忙亂生活。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在同一時間里做不同的事,對于需要靜心讀書寫作并因此獲得心靈自由的我,尤為重要。
我開始嘗試著在女兒吃奶的時候給她讀書,讀一切我所喜歡的書,我忽然發現,這樣的方式,既能讓我心靈沉淀下來,同時也讓她變得快樂,她會時不時地停下嘴巴,側耳傾聽我的聲音,盡管,她完全不知曉我在讀些什么,不知道那些英文詩歌,或者漢語文字所代表的含義,可是,能夠通過聲音,讓她的吃奶時光,變得愉悅美好,并讓我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所有喂奶時的疲憊,也便得以消解和弱化。每天多達十幾次的喂奶時光,因此變成了一場精神的盛宴。我帶她傾聽沈從文的《邊城》,海子的詩歌,安徒生的童話,或者蒙古族的呼麥與長調,再或朗朗上口的英文詩歌,活潑可愛的兒歌。我在這樣聲情并茂的朗誦或者靜心的傾聽中,慢慢地變得柔軟,再注視女兒時,心底的溫暖,便慢慢被她喚醒。我喜歡她吃奶時全神貫注的模樣,似乎那里有生命所有的美好,我只需要將她抱進懷里,讓她吮吸到乳房,她便可以獲得整個的世界,至于窗外的一切,和那些流光溢彩的物質與繁華,與她無關,也與注視她時,內心平靜的我無關。
這樣的靜寂時光,讓我開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些被我忘記的點滴,因為執拗而始終無法與母親和解的痛苦,開始復蘇,或者消融。我以為女兒會無休止地給我的生命帶來煩惱,并消耗我寶貴的用來創作的時間,但我卻發現每天都有大量的靈感,閃爍在我的腦中,并讓我片刻都無法停下思考。我甚至會在夜晚因為靈感蜂擁而入,興奮到無法安眠,我只能爬起來,將那些火花迅速地記錄下來,以供某一天她能規律地安睡時,轉化為飽滿的文字。
我反思自己過去走過的道路,我與父母一直矛盾重重的關系,我們這一代人與上一代人在人生觀念上的差異,愛的能力的培養與獲得,還有人生中那些讓我們掙扎疼痛的舍與得。這樣的反思,讓我瞬間成長成熟,從過去一個自私的只為自己而活的女人,轉變為一個懂得舍棄與寬容的母親。我終于明白撫養一個孩子對于成人的意義,不是為了養老,不是為了金錢,不是為了未來的索取,而是讓我們最終能夠修行成一個內心更為強大也更為豁達的人。女兒用你天使一樣純凈的面容,清潔著我的內心,并幫我重新看清過去與未來的道路,昔日無法舍棄的榮譽,寫作與工作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全都開了一扇窗一樣,豁然開朗。
而所有因女兒而起的爭吵與矛盾,也因這樣的反思,而成了幫助我、也幫助愛人及女兒的爺爺奶奶,在愛的道路上越走越穩的有力支撐。所有人都不再害怕分歧的出現,因為,我們都知道,最終分歧會融合為一,而讓其消融的力量,便來自于女兒,來自于她溫柔又強大的微笑,和那天使般純凈的面容。我們因愛她而發生爭吵,又因為愛她,而停止吵鬧,并對這瑣碎無邊的生活,生出無窮盡的愛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