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人生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應對主觀時空扭曲的能力。這個概念有點玄。
這里說的“時空扭曲”,指的是主觀的時間流逝感覺隨著年齡開始加速,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了。小學時是一個月一個月地過,大學時是一學期一學期地過,工作后變成了一年一年地過。越往后,過得越快。
我在網上找了一些解釋,有一個說法比較有趣:五歲的時候,人的記憶有五年,這時候過一年,到六歲時,記憶增加了五分之一;六歲到七歲,記憶增加了六分之一;七歲到八歲記憶就只增加了七分之一。依次類推,到了二十歲的時候,過多一年,記憶便只增加二十分之一。
這一年的時光雖然沒變,但是參照物變了,所以大家就感覺時間過得快了。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用“記憶增量理論”來解釋,那就說明我們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簡單重復。所以大腦中的總數據,并沒有像兒時那樣,處在迅猛增長的階段。
大腦處理今天的24小時,只需要動用幾年前就已經存好的索引,駕輕就熟。總信息量幾乎沒有增加,你主觀上感受到的“新東西”當然就少,而體驗“新東西”恰恰是放慢主觀時間的命門。
套用知乎上“舒適區”的說法,要解決“時空扭曲”的問題,我們必須走出“熟悉區”。熟悉區是時空黑洞,會不斷加速消耗、吞噬你的時間。
如果你走出辦公室,去陌生的國度待一個月,就會發現這一個月并沒有像在辦公室里那樣,星期三過完,就差不多能指望星期天了,而是覺得比在辦公室待兩個星期還要長。這是對抗“時空扭曲”的一個例子。
并不是只有旅游才能有這樣的效果。你如果在自己身上多試驗,會發現很多適用你個人的手段,但前提是:你要有擺脫“熟悉區”的意識。
這是我認為人的一生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掌握了對抗“時空扭曲”的本領,你就能延長主觀生命。